欢迎光临华尔街财经!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健康

警惕“萝卜刀”可爱外表降低孩子对危险的敏感度

近日,一款色彩丰富、造型卡通、棱角圆滑的“萝卜刀”风靡网络,并在极短时间出现在了校园中。这种玩具大多由塑料制成,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“变形”,甚至还刮起了一股“亚文化”风潮,网络上经常能看到用各种材质制作各种大小的萝卜刀视频。

这也引发了对萝卜刀的讨论,有家长认为存在安全隐患,也有人认为它只是一款“解压”玩具,还有人对其进行测评,通过实验来验证可能造成的伤害。不过笔者认为,对于这样的新鲜事物,需从两面看待,萝卜刀的危害可能并不在身体,而存在于意识中。

笔者认为,孩子玩刀、剑、枪等玩具模拟“打打杀杀”本是一种模仿和扮演的游戏,这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,很难说“萝卜刀”在其中有什么特殊性或者伤害性。对于孩子的身体,萝卜刀并不比很多人小时候铅笔盒里的小刀更危险,不过令人警惕的恰恰是它“可爱”的外表和所谓“解压”带来的情绪。人对任何事物的接受都存在着潜移默化的动态改变,萝卜刀会降低孩子对一些暴力行为的敏感,从而认为其是“生活化”的,或者“有趣的”。

我国对刀具和枪械有着严格管制,可以说在玩具和真实器械之间,因此有了一个透明的保护罩。即便孩子小时候“舞枪弄棍”,也不会投射在现实生活中。但在小型刀具上,这种界限并非那么清晰,部分刀具甚至可以说是披着“玩具”外衣的“凶器”,值得警惕。令笔者吃惊的是,如今网络上已经出现了萝卜刀的升级版“蝴蝶刀”的玩具,甚至各种“爪刃”玩具,网购平台上销量均在1万以上,造型也越来越仿真。如果说萝卜刀只是昙花一现的小玩物,那么这些“玩具刀具”的出现则值得我们拉响警报了。一旦对这些仿真刀具的敏感度降低,玩出了兴趣甚至沉迷,可能会对未成年人造成深远的影响。

笔者认为,对此类玩具既无须谈之色变,但也不能放任不管,家长的引导永远是最重要的。同时,希望类似萝卜刀之类的玩具,相关部门能够及早进行规范管理。评论员 刘浏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华尔街财经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阿里云服务器
Copyright 2003-2025 by 华尔街财经 hrj.shxwrx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
关注我们: